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彭州市获评2023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
近年来,彭州深入贯彻省委、成都市委大力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重要部署,以帮助经营主体降本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改革引领、数字赋能、终端问效、安全可控,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 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策要素“一网通享”、 企业诉求“一键回应”、经济运行“一网统管”,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不断丰富“彭派之城”的内涵。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在今年9月举行的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发布会上,揭晓了2023年度百强榜单,彭州本土企业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位列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第77位,成为彭州首家晋级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的本土企业。同时,丽珠医药、康弘药业、亚宝药业也继续蝉联中国医药工业百强,联环药业入选2024中国医药工业最具成长力企业。彭州相关医药企业在发展中,不仅凭借自身实力取得了显著成就,还获得了彭州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与悉心服务,共同促进了企业的快速成长与行业的繁荣发展。
近年来,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彭州突出主业,强化链主企业引领作用。积极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包装策划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两大领域具有行业示范性、引领力的链主项目,瞄准百济神州等高能级企业通过股权合作、基金投资等方式争取项目合作。
接续接力,壮大科学技术创新平台阵容。在已有平台基础上,持续推进医药产业“一纵一横”平台体系建设,力争“纵向平台”体系中的现代中药中试中心和“横向平台”体系中的植物精油提取中心年底建成投用,支持新绿色药业申报省级院士工作站。提升成果转化水平,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协同创新转化机制,打通平台“开发端”到成果落地“市场端”转化壁垒。
以小博大,实现产业基金撬动赋能。挖掘彭州基金投资潜力,通过市场化方式将资金配置到具备发展的潜在能力的企业,力争年内投资珂睿国产精密科学仪器生产基地等两个项目共7000万元,预计建成达产后实现年产值5亿元,年税收5000万元。
筑巢引凤,构建三级人才引育体系。加快创新港项目一期和四川中医药职业学院项目等项目建设,为引育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提供载体空间,每年培育1万人以上。依托创新港平台资源优势,积极延揽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等4位院士级领军人才入驻,积极创建院士园区。
借智借力,完善产业服务ECO。加强与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等专业机构合作,精准招引医药行业所需的专业机构,为公司可以提供硬件共享、智库咨询、项目申报等服务,着力打造覆盖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体系。
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高效实现路网相互连通,助推双湖科技园骨架路网,加快供排水管网体系建设,扎实做好能源保障,积极向上争取配网建设资金计划,新建35kV汇通湖变电站或110kV中药城变电站及配网工程。
打造高品质产业社区。以产业社区为抓手,依照“一核多点、三级联动”的总体思路,完善园区的配套设施。依托双湖科技园集成中医药主题酒店、特色商业街区、滨湖休闲空间等功能,打造高品质服务中心,满足高品质人才和企业需求。在老工业片区通过建设社区邻里、组团邻里、暖心邻里的三级联动网络,为产业工人提供医疗、文化娱乐、餐饮、购物等基本生活服务。力争年内启动2个暖心邻里中心建设,提升园区整体生活品质,促进产城融合。
在今年9月举行的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发布会上,彭州本土企业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第77位,成为彭州首家晋级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的本土企业。
此次评选活动开始后,天府中药城积极对接四川省经济与信息化厅、成都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梳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的申报清单,指导园区新绿色药业于4月底提交申报资料,5月协同企业赴上海沟通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有关问题,8月完成上级部门对企业的现场核查、评审工作,并实时跟踪申报进度,9月入选2023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
同时推动新绿色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发布56个,研究标准发布的快车道,将其他省份已发布的品种进行快速转化,节约时间成本3个月以上,梳理中药配方颗粒试行标准转化及标准申报工作流程节点,倒排时间,多次向上对接,协调省级部门尽快出台中药配方颗粒标准转化政策文件,并组织新绿色药业按照政策文件要求,将90个拟转化品种资料提交省药检院中标办,8月30日中药配方颗粒转化标准评审会已审58个,拟于近期发布。今年以来指导企业申报政策资金2000余万元。
天府中药城格外的重视人才工作,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力以赴指导新绿色药业19名高层次人才申报政策资金35万,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解决企业多名子女入学难题,并帮企业留住人才,让他们在彭州立住脚、留住心、扎下根。
随着科技的不停地改进革新和群众对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生物制药行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成为了21世纪的朝阳产业。彭州天府中药城以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主线,按照建圈强链的思路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升级,形成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彭州处方”。
在天府中药城,成都亚中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亚中制药)全封闭的洁净生产车间内,生产线开足马力,其生产的产品将发往国内各地和东南亚、俄罗斯及欧洲等地,预计今年的销售额能达1.5亿元。
今年9月,天府中药城管委会联合多个部门走进亚中制药。走访过程中,企业反馈公司门前绿化带修剪不及时,遮挡出行视线,存在交通隐患。天府中药城管委会立即就企业提出的需协调解决事项与市国经公司沟通,并迅速得到了解决。
“天府中药城管委会联合多个部门到亚中制药走访调研,现场来面对面地交流,这样我们有任何诉求都可以当面提,问题也得到了及时回复。这种政企双向奔赴、高效务实的做法,让我们吃下‘定心丸’,专心谋发展,也在这座‘彭派之城’中感受到支持公司发展的温度和热度。”亚中制药行政人事部经理李莲赞叹道。
如今,亚中制药拥有从产品研发到产品上市的完整质量体系,具备承接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及个人制剂产品的落户以及CMO、MAH委托加工等多种合作模式能力。亚中制药也在不断的提高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专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再通过持续专注细分商品市场的创新引领、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巩固和提升市场地位,企业也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由强变优。
天府中药城也将一如既往发扬服务精神,做到惠企政策“及时兑”、企业问题“马上办”、沉下身子“现场办”、政务服务“高效办”,推动企业充分释放产能,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良好条件,在经济发展中实现“携手共赢”,在做强天府中医药品牌发展中实现“双向奔赴”。
天府中药城在“镇园之宝”重点企业方面,拥有本土首家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新绿色药业,国内天然小分子药物领先企业成一制药,现代中药智慧生产领先企业光大制药。
在引领园区能级提升的重点项目方面,拥有填补我市一类原创新药空白的微芯生物原创新药制造基地及培训中心项目,在国内合成生物学领域首批产业化落地的盈嘉合生合成生物学天然产物研发与生产基地项目,提高现有产能三倍的济生堂药业中成药扩建项目,构建植物提取物、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的联环亚中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基地等。
在产业地标和重大平台方面,拥有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成都中医药大学天府中医药创新港、全省首家中医药高职院校四川中医药职业学院。